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话剧《大宅门》即将于“五一”前后上演。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话剧《大宅门》始终经久不衰、常演常新。这与演员在舞台上绽放的生命力息息相关,他们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都为话剧注入了无限生机。

作为话剧《大宅门》的十二周年演出,本轮演员阵容由吴樾、王新、常玉红、刘佩琦等实力派演员组成。其中,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常玉红通过“一赶三”的形式扛起了三个重要又性格迥异的角色,在舞台光束下织就了大宅门里三个女人的传奇人生。

“一赶三”是戏曲术语,指一个人在一部戏中分别饰演三个角色,很能展现演员的功底。在话剧《大宅门》中,常玉红用"一赶三"的形式将白景琦生命中三位重要女性——黄春、杨九红、李香秀,塑造得各具风骨。她通过多年时间深耕角色,不断挑战自己,把人物性格演绎得有张有弛,在舞台光束下织就了一幅大宅门里几人的传奇人生。

“一赶三”

三位女性三重人生

1 / 仇家女黄春

作为白景琦的初恋,黄春的爱建立在完全的信任之上。常玉红抓住"青梅竹马"的核心特质,着重表现角色单纯的情感世界。即便背负仇家女的身份,她对白景琦的依赖始终未变,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成为角色最鲜明的底色。

2 / 大名楼杨九红

在这三位女性角色中,杨九红被赋予的笔墨比较多。她本身的人物性格非常鲜明,她的爱恨也很浓烈。在常玉红看来:“杨九红是封建大家庭的牺牲品。她是位性情中人,她的好与坏,爱与恨,都有出处。她可爱,但同时也很可悲。”

从大名楼惊鸿一瞥到含恨而终,常玉红将杨九红的一生演绎得荡气回肠。让她印象很深的一场戏,是杨九红和白景琦“抢孩子”的片段。当白景琦要抢走她的亲生骨肉时,那一刻对于杨九红来说,不光是孩子没有了,她的爱情也没有了,她的天也崩塌了。这是常玉红在排练时深切感受到的,在舞台上她将这份感情释放了出来。于是,当白景琦离去杨九红叫出“爷”的那一瞬间,九红整个人仿佛碎了、崩塌了,这一幕也让台下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3 / 抱狗丫头香秀

从一个贫苦的抱狗丫头,到白家的正房太太,香秀一直是一位经常被观众讨论的角色,常玉红摒弃脸谱化演绎,着重挖掘角色的情感内核。她通过音色、动作等细节处理,既保留市井丫头的烟火气,又凸显出香秀超越阶层的勇气和智慧。

“我喜欢新鲜的角色,想挑战没有触碰过的角色,像《大宅门》里的杨九红,以前演的贤淑的角色多一些,这对我是个挑战。”充满新鲜感的角色总会让常玉红不断去思考塑造人物的方法。

对于这三位年龄相仿的女性,她在声、台、行、表方面打磨细节,塑造性格迥异的三位角色。她为黄春设计温和声线,表现青梅竹马的善良和天真;杨九红用高亢音色展现爱恨激烈,重点刻画“抢孩子”时情感崩塌的转折;李香秀则以轻快语调,突出她的机灵和聪慧。同时,在常玉红看来,不管角色的情感怎么变化,必须要抓住角色的几个重要转折点,这样人物的呈现才能够完整。黄春的温顺、九红的泼辣、香秀的聪慧,都是在这样的思考与努力下,一点一滴的还原在观众眼前。

对待舞台,常玉红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即使她已在话剧《大宅门》中出演多年,但只要一靠近角色,她还是充满新鲜感。“我觉得我非常幸运,能够得到这么好的机会,也感谢剧院对我的信任,所以每次演出也不敢懈怠,哪怕有一点点进步,还是想往前走一些。”正是这份对戏剧的赤诚,让她在三个角色间自如切换,用扎实演技赋予剧目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剧情简介

耄耋之年的白景琦,手提灯笼蹒跚着在宅门院子里,做几十年例行的巡视。如今,祖先创建并在自己手上辉煌起来的百草厅面临解体,家族子弟又在吵闹抢分财产,令他不禁百感交集。老人飘忽迷茫的思絮,回忆起自己保家立业的坎坷艰辛历程,以及一生钟爱的女人们……

在与日寇、汉奸以及国民党官吏的抗争中,他表现出真正炎黄子孙大义凛然的气节与铮铮铁骨;他曾不徇私情,一把火烧了假药,维护了中国商人的诚信品格;对母亲、女儿亲情深切,力排众议为痴情妹妹主婚;先后真挚爱恋着仇家的私生女黄春,热烈地追求身世悲苦的风尘女子九红,力排众议娶贫家丫头香秀为妻,他不惜冲破礼法家规,张扬了风流潇洒和狂放不羁的人性……

话剧《大宅门》在历史与现实交错中,演绎出社会人生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爱恨情仇的传奇故事,使人心灵震撼、思索。

| 主创人员 |

话剧《大宅门》

【演出时间】

4月24-27日 19:30

5月1-4日 19:30

【演出地点】

国家话剧院剧场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