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借《鳄鱼》犀利发问:

“决定鳄鱼生长的,是鱼缸;

决定人贪欲的,是什么?”

当权力失去约束,

当欲望无限膨胀,

我们是否都能幸免?

话剧《鳄鱼》

今日11:00  正式开票!

"人的欲望就像鳄鱼,给它空间,它就会疯长"

——莫言《鳄鱼》

剧情简介:

一条鳄鱼,照见人性

《鳄鱼》是莫言构思十余年,精心创作的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长篇话剧剧作。《鳄鱼》分为四幕九场,情节围绕主人公单无惮及其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

2005年无惮五十五岁生日时,做观赏鱼生意的商人老黑送他一条三十厘米长的小鳄鱼作为寿礼。了解到鳄鱼的生长取决于环境限制程度的特性,心事重重的无惮对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年间,无惮身边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前妻巧玲欲与情人瘦马争夺无惮所居别墅的所有权;“外甥”牛布与行为艺术表演者灯罩一边从无惮身上榨取“艺术素材”,一边劝诱无惮加入他们的行列;老部下前来劝导,看似动情的话语,却暗含着“任务在身”的意味……矛盾的心理日益加剧,无惮与鳄鱼越发亲近,觉得只有鳄鱼才能了解他的心声。他不断为鳄鱼更换更大的鱼缸,纵容着鳄鱼不断长大,直至成为长达四米的庞然巨兽。

通过一条无限生长的、会说话的鳄鱼,故事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深刻探讨“欲望”这一主题。在观察、研究鳄鱼,直至与鳄鱼对话的过程中,主人公从鳄鱼身上看到了自我。曾经不起眼的小生灵因有足够的空间和营养而长成可怖的怪兽,正如人的欲望在无限制的环境和纵容之下不断膨胀,最终将曾经纯净的灵魂吞噬。

融合莎士比亚式的精彩对白、富于想象力的戏剧冲突设计,加之独具特色的“莫言式魔幻”,《鳄鱼》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不仅体现出莫言在文学上的深入思考和创新,亦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教育警示作用。

主演阵容:

两岸三地戏骨同台

- 赵文瑄(饰 单无惮)

儒雅绅士变身道貌岸然的贪官,台词量堪比一部中篇小说!为了背台词,他甚至手抄全文贴在化妆间。

- 凯丽(饰 吴巧玲)

从《渴望》的温柔形象,到《鳄鱼》里歇斯底里的“斗兽”,莫言盛赞:“她演得让人心痛又炸裂!”

- 邓萃雯(饰 瘦马)

TVB视后首演内地话剧,苦练普通话,甚至拒绝和广东话朋友见面,只为保持语言状态。

此外,白凯南、李宗雷、么红等实力演员的加盟,让整部剧的群像戏张力十足。

舞台呈现:

魔幻现实主义的视觉盛宴

《鳄鱼》的舞台呈现堪称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视觉盛宴。舞台陈设极简有质感,沙发、落地窗、鱼缸、楼梯、阳台等元素形成三种不同形态的对立,闭环人物的命运。单无惮的主场在客厅,他是这个家的大脑,财富的核心;情人瘦马的楼梯犹如鸟笼,她的粉色秋千架意象多重,既飘摇着作为情人的身份焦虑,也有人性下滑的象征和飞出牢笼的渴望。每个人出场的位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角度,稳定着人物的设定。

主题探讨:

欲望的深渊与救赎之路

《鳄鱼》不仅仅是一部话剧,更是一次对人性与欲望的深刻探讨。莫言以鳄鱼生长与环境制约的独特关系隐喻欲望的奥秘,探讨了贪腐问题背后的心理成因。剧中角色均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不仅体现出作家在文学上的深入思考和创新,亦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教育警示作用。

从单无惮身上,我们看到了欲望的无限膨胀如何将一个曾经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推向深渊。他原本追求文化、做个好官曾是他的美好初衷,也是人性宝贵之处,但在欲望的驱使下,他逐渐迷失了自我,沦为了欲望的奴隶。而那条不断生长的鳄鱼,就像他内心欲望的具象化,随着欲望的膨胀而不断变大,最终将他吞噬。

《鳄鱼》不仅是一部话剧

更是一面照见人性的镜子

7月25日-26日

走进嘉庚剧院

看看你心中的“鳄鱼”

是否也在悄然生长?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