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著名歌唱家龚琳娜将登台东艺,携古琴、笛箫、笙与打击乐演奏家,联袂带来《胡笳十八拍》琴歌全本的沪上首演。

《胡笳十八拍》是目前存世篇幅最长的琴歌,相传为东汉蔡琰(蔡文姬)所作。全诗1297字,字字泣血,写尽了她在战乱中被掳、胡地思乡、忍痛别子归汉的传奇人生。

龚琳娜说,《胡笳十八拍》太令人“神伤”,她每年只演一场,用“来自心灵深处的情感”,不急不慌、安安静静地唱。

“千年前的故事,今天仍共情。美好的艺术,永不褪色。”

《胡笳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欣赏此,不要作为一般的书面文学来阅读,而应想到是蔡文姬这位不幸的女子在自弹自唱,琴声正随着她的心意在流淌。

循着琴声、歌声,我们似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

陈居中 (宋)《文姬归汉图》,故宫博物院藏

蔡文姬所处的时代正值天下动乱。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军阀相继把持朝政,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外族入侵,陆续不断。《胡笳十八拍》第一拍即点“乱离”的背景:“烟尘蔽野兮胡虏盛”;“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兵荒马乱之中,蔡文姬被胡骑掠掳西去。被掳,是她痛苦生涯的开端,也是她痛苦生涯的根源。诗中专用第二拍写她被掳途中的情况,又在第十拍中用“一生辛苦兮缘离别”指明一生的不幸源于被掳。

龚琳娜琴歌《胡笳十八拍》演出现场

蔡文姬被强留在南匈奴的12年间,生活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胡地的环境是严酷的:“胡风浩浩”、“冰霜凛凛”、“原野萧条”、“流水呜咽”。异乡殊俗的生活是与她格格不入的: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惊肉跳,“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以肉奶为食,腥膻难闻,无法下咽,“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居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徙,住在临时用草筏、干牛羊粪垒成的窝棚里;兴奋激动时,击鼓狂欢,又唱又跳,喧声聒耳,通宵达旦。

她既无法适应胡地恶劣的自然条件,也不能忍受与汉族迥异的胡人生活习惯,因而唱出了“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的痛苦心声。

而令她最为不堪的,还是在精神方面经受的双重屈辱:作为汉人,她成了胡人的俘虏;作为女人,被迫嫁给了胡人。第一拍所谓“志意乖兮节义亏”,其内涵正是指这双重屈辱而言的。

周慎堂 (清)《文姬踏歌图》

在身心两方面都受到煎熬的情况下,思念故国、思返故乡,就成了支持她坚强地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从第二拍到第十一拍,主要内容便是写她的思乡之情。“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都是直接诉说乡情的动人字句。

最为感人的要数第五拍。在这一拍中,蔡文姬以她执着的深情开凿出一个淡远深邃的情境:秋日,她翘首蓝天,期待南飞的大雁捎去她边地的心声;春天,她仰望云空,企盼北归的大雁带来故土的音讯。但“雁飞高兮邈难寻”,她不由心痛肠断,黯然销魂……

龚琳娜琴歌《胡笳十八拍》排练现场

在第十一拍中,蔡文姬揭示自己忍辱偷生的内心隐秘:“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终于,她熬过了漫长的十二年,还乡的宿愿得偿,“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

但这喜悦是转瞬即逝的,在喜上心头的同时,飘来了一片新的愁云——她想到自己生还之日,也是与两个亲生儿子诀别之时。第十二拍中所说“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坦率剖白。

龚琳娜琴歌《胡笳十八拍》演出现场

从第十三拍起,蔡文姬就转入不忍与儿子分别的描写,出语便咽,沉哀入骨。第十三拍写别子,第十四拍写思儿成梦:“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销影绝兮恩爱遗”;“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极尽缠绵,感人肺腑。

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称赞第十三拍说:“此将归别子也。时身历其苦,词宣乎心。怨而怒,哀而思,千载如新;使经圣笔,亦必不忍删之也。”

李坚 (清)《文姬思汉图》

蔡文姬的这种别离之痛,一直陪伴着她离开胡地,重入长安。屈辱的生活结束了,而新的不幸——思念亲子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全诗即在此感情如狂潮般涌动处曲终罢弹,完成了蔡文姬这一悲剧性的艺术形象的创造。

《胡笳十八拍》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即使在叙事上也是如此。诗人全然摒弃纯客观的叙述,总是饱含着感情。写被掳西去、在胡地生育二子、别儿归国、重入长安,无不是以深情唱叹出之,甚至责问上天,把“天”“神”作为被告送到了审判席,处处表露了蔡文姬的爱憎鲜明。

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气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直是激烈人怀抱。”

《胡笳十八拍》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共鸣,令人顿生悲凉之感,蕴含着巨大的艺术力量。

*本文内容节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吴小如、王运熙、章培恒等著。有删改。

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

胡笳十八拍

龚琳娜琴歌音乐会

- 时  间 -

2025年3月29日(六)19:30

- 地  点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 票  价 -

VIP880/680/580/480/280/180元

演 唱 | 龚琳娜

古 琴 | 林 晨

笙  | 戴子凡

笛 箫 | 王 华

打击乐 | 李 尚

曲    目

胡笳十八拍(全本)

据本:[ 明 ] 琴适,打谱:林晨

(龚琳娜、林晨、王华、戴子凡、李尚)

阳关三叠

谱见于《琴学入门》(1864),词:王维,林友仁传谱

(龚琳娜、林晨)

黄莺吟

谱见于《事林广记》(1269),打谱:王迪

(龚琳娜、林晨、王华)

凤凰台上忆吹箫

谱见于《东皋琴谱》,词:李清照,打谱:姚丙炎

(龚琳娜、林晨、王华)

龙的眼

词:选自《诗经·关雎》,曲:老锣

(龚琳娜、林晨、王华)

声笙不息

曲:老锣

(龚琳娜、戴子凡)

碧涧流泉

乐曲 出自《古冈遗谱》

(林晨、王华、戴子凡、李尚)

平沙落雁

谱见于《抄本琴谱》,打谱:王迪

(龚琳娜、林晨、王华、戴子凡、李尚)

*曲目以现场为准

*本场演出身高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