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
《大漠孤行》中的侠客
《戈壁青春》中的知识青年
《丝路花雨》中的历尽沧桑的老画工
《水月洛神》中的冠绝天下的曹植
《杨家岭的春天》中的文学家
在舞蹈圈里
他是出了名的年轻舞者的表率
敬人、敬事、敬业
他是青年舞蹈家
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师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汪子涵饰演展卷人
舞剧《戈壁青春》
汪子涵 华宵一
舞剧《水月洛神》
唐诗逸 汪子涵
舞蹈《春去秋来》
编导:汪子涵
舞者:何林谦 朱文宇
舞剧《梁祝》
邵俊婷 汪子涵
舞剧《风中少林》
汪子涵 李倩 滕爱民
舞蹈《北风吹》
王亚彬 汪子涵
第六届桃李杯
综合性组合
作为演员,他获奖无数,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敬人、敬事、敬业”的工作作风,成为许多年轻舞者的榜样。
作为教育工作者,他在教学领域深耕钻研,剧目编创稳扎稳打,指导多名学生和青年舞团演员参加“荷花奖”“桃李杯”“顶尖舞者”“北京舞蹈大赛”等大型专业舞蹈赛事,硕果累累。
而这一次
身兼数职的汪子涵推出
舞蹈剧场《可以亭》
汪子涵青年舞蹈家工作室
打造的首部作品
也是汪子涵
首部自导自演的舞蹈剧场
“可以亭”
三字
质朴亲切又颇有内在意蕴可书
现实中确有“可以亭”。它位于庐山,是仰望五老峰的绝佳之地。
但在剧场里,又将打造怎样一座“亭”?
既说“可以”,可以如何?
又是否会如谐音“可以停”一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让人驻足停留,看到另一片风景?
舞蹈剧场《可以亭》
剧目简介
这是一段关于“我”的探寻。
山中有一亭名“可以”,三五人各得其乐,一场落雨为此间平添了生趣。当“我”在亭中看风景的时候,也不觉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我们醉心于对“美”的追寻,似乎别处的景致总是更好,于是我们步履匆匆、行行重行行,乐此不疲。但某一刻,当一场雨为一切按下暂停键、当我们停下脚步换个视角,或许会发觉,别人眼中的“我”亦是“生活在别处”。茫茫人海,人人都是彼此路过的风景。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过一生,看过的都是关于自我的风景;而每个个体,也都是从这个世界路过的风景。
可以来,亦可以去;
可以悲,亦可以喜;
可以行,亦可以停。
去往何处?
在古典精神的旅途中
返璞归真
“人生如逆旅”,以舞者身份走过半生,编导汪子涵选择用一座名为“可以”的亭子作为打通古今脉络和心境的引子,由一场不期而遇的山间落雨,开启一段关于“我”的探寻。
“他说:“大概有10年的时间,作为演员,我在慢慢领悟‘如何跳舞’这件事情。”
“也许所学的古典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我成为了一名古典舞舞者,但最终,我希望自己呈现的是从身体散发和透露出来的一种古典人文精神,是由内而外深入骨髓的、细致到一个眼神的表达。”
”《可以亭》不仅融入了汪子涵对古典身体和舞台形式的思考和探索,也是一场从当代视角出发的回望和寻觅。
不拘泥于古典舞的程式,而是探索“如何舞蹈”的创作方向,让汪子涵与现代舞编导柏桦一拍即合。
“柏桦是我比较赞许的一位编导。他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洒脱的性格,经常会随性萌生出别样的想法,这样的天马行空加上对身体独特的理解,形成了他特有的编创风格。而且编创的品质非常高,立意和结构也特别好,所以我就想邀请他一起合作。他也欣然答应了,表示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汪子涵相信,尽管时代环境不同,但今人与古人仍有相通的感知,古典精神和古典文化也从未消逝。
古人没有这么多繁杂的物欲,科技也没那么发达,无形中就会慢下来欣赏和感受沿途的风景,沉浸在生活当中。
苏东坡在《记游松风亭》里写到,原本爬到松风亭屋檐是他最终的目标,但在爬山的过程中,他转念一想:‘为什么我不能在半山腰的时候歇下来?远远地看向松风亭也不失为一道风景。’爬到山顶之后再回望的感觉,可能跟最开始想爬上去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而回归对人的关注,对过程的感受和体验,也是《可以亭》创作初衷。
”“可以”如何?
与天地自然相遇的
超时空旅程
在舞台设计上,《可以亭》在小而美的舞台空间里聚焦人和舞蹈本体,打破时空界限实现古典精神的传达。
写意的服装造型淡化古今界限,简约干净的箱式空间隐喻个体内心的“围城”。《可以亭》通过直观的视听场景,唤起观者与之对话共鸣的心境:“如果是我,我会以怎样的状态来钓这条鱼,去迎接一场雨,或是书写自己的文字?”
我们会在一场不期而遇的山雨中
共同体验这份率真、潇洒和简单
演员介绍
制作人:汪子涵
总编导:汪子涵、柏桦
视觉总监:任冬生
作曲:吕亮
编剧:徐珺蕊
服装设计、造型设计:贾雷
舞美设计:王立峰,赵月
灯光设计:胡博,劳宣
录音、混音:江松松
多媒体设计:孔江、高德奇
编舞:柏桦、汪子涵、陈萌、史薇蕊、李璨、顾伊玮、刘芳洲、彭泽华、王艺涵
平面设计、视频制作:舞幕视相
平面剧照:王徐峰、张曦丹
演员:刘芳洲、王艺涵、李璨、顾伊玮、彭泽华、汪子涵
丨演出地点丨
吉祥大戏院
丨演出时间丨
2024年11月19、20日 19:30
*演出阵容以实际演出为准
已经到底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