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
我是一粒种子
我把自己移栽进了城市
《生命册》的主角丢(吴志鹏)是一个被村支书老姑父抱回无梁村吃百家奶百家饭长大的孤儿。长大后被村里人推荐上了大学,走出了无梁村,研究生毕业后又留校任教,在时代风浪的裹挟下进入到了时代大变迁和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中。
丢是一位游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见证者,他一边经历着翻天覆地的时代浪潮,一边又不断被无梁村的乡民用回忆拉扯。他走的越远,越觉得身后有人,有倔强争强的“各色”“龙麒麟”梁五方,有一生卑微供养三个大学生的虫嫂,有流放下乡的“八步断肠散”杜秋月,也有那个隐藏功名守护每一个无梁村乡民的老姑夫蔡国寅。他们和无数善良又自私、勇敢又怯懦、愚昧又坚韧、麻木而又不失大义的无梁村村民一起,构成了浑厚磅礴的《生命册》的底色。而这些乡土记忆,这些难忘的人和事,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情亲情,让吴志鹏在时代浪潮中不忘“慢”下来,不忘“回头看”。
骆驼
一个伟大的时代就要来了
骆驼是丢最要好的朋友,他生下来就一只胳膊粗一只胳膊细,背上还背着块类似驼峰的东西。但他身残志坚,聪明绝顶,怀着文学的梦想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凭借超出常人的智力和执行力,果断抢抓时机杀入股票市场并获得了巨额财富。
骆驼属于“火命”,一派狂热奋进,一生都在“抢”;而“丢”属于水命,谨小慎微,会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一生都在“慢”。遇见骆驼,是吴志鹏摆脱无梁村人“人情债”泥潭的开始,可也让他步入瞬息万变的都市洪流。他扛过了闭门造书的地下室蜗居,见识了提心吊胆的“牛市”“熊市”,更经历了即将倒闭的药厂挂牌上市。这种生活是疾风骤雨的,是瞬息万变的,是舔刀嗜血的。可吴志鹏没有变成骆驼,他身后还有无数只无梁村人的眼睛盯着他,还有老姑父的“哈一下”,还有欠梅村的九十九朵阿比西尼亚玫瑰。
一生都在“抢时间”的骆驼却在经商过程中一步步误入歧途迷失自己,深深陷入金钱的诱惑之中。
骆驼使出浑身解数攀附进官场名利场,不惜用金钱和美色将他人拉下水,而自己也在对欲望的追逐中逐渐走失了最初的理想,最后选择结束自己悔恨的一生……
老姑夫
我想听听国家的声音
老姑父是《生命册》中不多的有名有姓的贯穿人物,其在剧中的重要性,仅次于作为叙述者和主人公的“丢”。
老姑父其人,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走回来,穿着戎装,带着见过世面的气派,娶下了村中第一美丽的女人,也长期地成为了村中的统治者。在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中,巧妙地使用着权力,但更多的是给予了受难者些许的温暖,同时也如“教父”般帮助着所有人。
如果说“丢”是占据在舞台中央的第一叙述者,那么,老姑父就是占据在舞台左侧的农村串线人。
虫嫂
我也想干干净净地活呀
虫嫂是个侏儒样的“小人国”,她是无梁人眼中的外乡人、是在衣服上缝满口袋的小个子女人、是三个孩子都不肯喊娘的母亲、是名声坏到极点的老拐媳妇。残疾的丈夫、待哺的孩子、女人的名声。三样都是虫嫂最在乎的,当他们之间发生冲突,一定要舍弃一样的时候,虫嫂流着眼泪放弃了自己。
为了养活一个残疾的丈夫和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虫嫂罔顾尊严和道德标准,偷东西被游街,甚至出卖肉体,出卖尊严。然而她对家庭的含辛茹苦换来的却是丈夫的毒打和子女的鄙夷。
虫嫂偷了一辈子,把三个孩子拉扯大,送入学校。无梁人说,街口邮电所里的人都认识虫嫂,大家都说:就是这小个女人,收破烂的,养了仨大学生。虫嫂既是一位一手培养出三个大学生的伟大的母亲,同时,又是一个众叛亲离的孤独者、渺小者。她的人生哲学就是靠自己的力量活着,她的灵魂行走于崇高与低贱之中,拥有“小虫窝蛋”般坚韧的生命力与容纳苦难的广阔胸襟。
梁五方
我不服!我要上告!
无梁村有倔强不屈、个性偏独的梁五方。他凭借过人的泥瓦匠手艺,赢得了“龙麒麟”的名气,也给他赢得了一个好媳妇。可他太过要强,不知“过刚则折”,伤了师父九爷的面子,被逐出师门。可他不服气,凭着自己的本事硬是在老姑夫随手指的一个烂池塘上盖起三间新瓦房。他盖房没有请人,结婚也没有请人,让无梁村的男女老少眼里都种下了嫉恨的“蚂蚁”。随着运动的到来,梁五方的自行车、缝纫机、新房子被没收充公,人也被村民按着头压着身子欺负,可这样一个刚强硬气的人硬是不肯低头,倔着脖子吼道,“我死也不服!”于是,梁五方开始踏上漫长而浩荡的上访之路。
他从公社到县里,再到省里,再到北京,折腾得当地干部苦不堪言。他们又是哄又是吓,满足了他一个又一个要求,他的老屋子,他的自行车,他的缝纫机,一件一件都还给他了,可他最后硬是还要“一个家”,可他的妻子月仙早已改嫁,如今子孙满堂,“各色”了半辈子的梁五方最终家破人散、一蹶不振,生命淋漓的元气,劳动创造的绝技,在长达三十六年的漫长上访路上湮灭净尽。
直到最后,他似乎一切都想通了,开始给人算命。“否极泰来”“运穷方通”,执拗了一辈子的梁五方,终究是“通了”,也“释然”了。
杜秋月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教师杜秋月常常朗诵的《离骚》中的句子,看似意气风发,实际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
杜秋月因“生活作风”问题以“坏分子”的身份被下放到无梁村,受改造、被歧视甚至被批斗,在老姑父和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和寡妇刘玉翠组成家庭,过起了略能温饱而不无苦涩的生活。平反再次回归城市后,他用欺骗的手段骗刘玉翠和他离婚,刘玉翠锲而不舍地纠缠,又泼又韧的“人肉搜寻”把他搞得颜面尽失,事业尽毁,气急中风后成了失业丧魂的废人。
幸运的是刘玉翠并没有抛弃他,反而精心照顾着他,用行动和杜秋月完成了强弱身份的轮换,昔日学识渊博,出口成章的杜老师终于像一片树叶一样飘落了……
广袤的无梁村有风沙有细雨
有波光粼粼的望月潭
和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这里有无梁村人的嫉妒和指摘
还有乡民的道德和仁义
在茫茫的中原大地上
吴志鹏在慢慢探索寻找着自己的归途
寻找着精神上的回家的路途
一个个生命逝去了
但是一个个新的生命正在诞生
《生命册》从未停止书写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共同承载着时代的烙印
见证着历史的洪流
2024年10月26日-27日
保利剧院院线·深圳 坪山大剧院
2024年11月2日
厦门·闽南大戏院
2024年11月8日
上海·上海大剧院
陕西人艺年度巨献
茅奖同名小说改编话剧《生命册》
剧场一天,敬请期待!
陕西人艺“茅奖”系列
话剧《生命册》深圳站
2024年10月26日(周六)15:00
2024年10月27日(周日)15:00
坪山大剧院·大剧场
¥880/680/480/280/180
陕西人艺“茅奖”系列
话剧《生命册》上海站
2024年11月8日(周五)
上海大剧院
880/680/580/480/380/280/180
已经到底部了~